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屡见不鲜的鲜本意

发布时间:2025-04-10 07:36:48来源:

导读 “屡见不鲜”的“鲜”之本意成语“屡见不鲜”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经常出现,不足为奇。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个成语中的“鲜”字时,会发现...

“屡见不鲜”的“鲜”之本意

成语“屡见不鲜”常用来形容某种事物经常出现,不足为奇。然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这个成语中的“鲜”字时,会发现它并非现代汉语中常见的“新鲜”之意,而是有着更为古老的渊源。

“鲜”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其中之一是“少”。《说文解字》中解释:“鲜,鱼腥气也。”由此引申出“新”“少”的意思,而“屡见不鲜”中的“鲜”正是取其“少见”或“稀有”的引申义。这里的“鲜”并不是指事物本身的新旧程度,而是强调这种现象虽然出现过,但并不频繁,显得稀罕。

进一步来看,“屡见不鲜”这一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之中,数见不鲜矣。”当时人们用“鲜”来表达“稀少”,与后来“新鲜”的意义有所不同。随着语言的发展,“鲜”逐渐演变为表示食物未变质的状态,进而成为“新鲜”的代名词。然而,在成语中,“鲜”的原始语义仍然保留了下来。

因此,“屡见不鲜”传递的是一种对常见现象的感慨,它提醒我们不要因为司空见惯而忽视其中的意义。透过这个成语,我们不仅感受到语言的丰富性,更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