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综合知识 > 正文
水龙吟赏析
发布时间:2025-04-14 02:24:54来源:
导读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作,这首词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成为宋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辛弃疾作为...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名作,这首词以其深沉的家国情怀和豪放的艺术风格成为宋词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现了辛弃疾作为爱国志士的壮志难酬之悲,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
上阕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绘了一幅辽阔而萧瑟的秋景图。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登上高楼,面对着浩渺江水与苍茫大地,内心涌起无限感慨。他遥望远方,却只能看到“无人会,登临意”,这种孤独感加深了词人的无奈与惆怅。接着,“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出词人内心的激愤与无助。他抚摸着曾经用来杀敌的宝剑,却无法施展抱负;拍打着栏杆,渴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苦衷,但最终还是无人回应。
下阕进一步深化主题。“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借用晋代张翰因思念家乡美食而辞官回乡的故事,反衬自己虽身处异乡却仍心系国家安危,不愿放弃理想。随后,“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则批评那些只顾个人利益、不顾大局的人。最后,“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以感叹时光流逝、壮志未酬收尾,让人感受到词人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充分体现了辛弃疾作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独特魅力。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许多有志之士共同面临的困境,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
标签:
上一篇
刘彻晚年后悔杀卫子夫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刘彻晚年后悔杀卫子夫 下一篇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