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从竞赛到竞赛 高校将在重庆和重庆建立

发布时间:2021-08-28 02:03:23来源:

导读 从竞争到竞争,高校将在重庆和重庆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两地高校也将携手提供智力支持。近日,重庆大学校长张在接受科

从竞争到竞争,高校将在重庆和重庆建立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正在加快推进,两地高校也将携手提供智力支持。近日,重庆大学校长张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重庆大学和四川大学正在与重庆、四川多所知名高校合作,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的建立。未来两地大学有望实现学分互认、学科互补、协同研究。双城经济圈为高校发展带来新机遇

“大学是城市的一部分,城市因城市而兴旺。成渝一体化发展打破了区域化分工,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校也有好处。”张说,由于历史渊源,成渝同属一个大家族。两地大学各有所长,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布局高度互补。两地高校只有通力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智力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高校的发展需要交流与合作。”张表示,在国际上,有常春藤等著名大学联盟,而美国的国有大学也会以联盟的形式发展,比如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国内也有知名的大学联盟,比如C9(九所大学联盟)、E9(优秀大学联盟)。有了这个平台,高校在信息交流、经验分享、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将更加透明便捷,促进共同发展。

“成渝高校联盟成立后,至少有三大优势。”张说,首先,两地的大学可以从竞争变成竞争;其次,可以消除行政壁垒,使资源、资本和人才的流动顺畅;并且可以形成尺度效应。比如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由上海、浙江、安徽、江苏8所国家985和一流大学组成,不仅促进了各高校自身的发展,也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更强的智力支持。川渝两地的高校布局各有侧重。合作后会有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同时,在人才引进、科研合作、平台落地等方面,能够有效整合资源,联合出击,形成规模效应,更好地满足国家和地区重大发展需求,攻克关键技术难题,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据了解,重庆大学尝试构建大学联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重庆大学牵头组建重庆大学联盟,联盟从5所大学发展到7所大学。联盟学校之间学生学分互认,解决了重庆高校学科布局缺位的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

加强五个方面的合作,促进区域发展

张透露,成渝高校联盟重庆高校将在重庆高校联盟的基础上成立。目前,成渝两地已达成初步共识,拟定了合作宣言和初步合作框架。成渝高校联盟高校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流动、国际合作交流、学科互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突破行政壁垒。

“我之前想合作,但是没有政策支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张表示,川渝两地近日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在人才评价、职称、技能水平、外籍人才居住地等方面出台了具体措施。这提供了强大的pol

联盟成立后,也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张说,重庆大学的很多专家学者一直在深入研究两地的经济发展,相关院校也在计划成立相关的专门研究机构。例如,对于中欧班列(重庆新欧、成都新欧),重庆大学国际贸易、物流、法律等领域的众多学者参与了相关项目的研究,以期为建立陆路贸易规则做出积极贡献。

“面对成渝地区打造双层经济圈的机遇,重庆计划打造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一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庆大学希望抓住机遇,积极行动,为发展贡献力量。”张说,在科研平台上,重庆大学已经对外开放,目前正在建设超瞬态材料科学实验装置。作为一个科学仪器,这个项目非常具有创新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近两年来,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重庆大学一直在联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校大力推进这项工作。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服务重庆、四川两地高校,促进成渝地区基础研究水平整体提升。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