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支持

发布时间:2021-09-02 12:02:58来源:

导读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复杂多变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凝聚更多力量,共同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支撑?4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多支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复杂多变的现实条件下,如何凝聚更多力量,共同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提供支撑?4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成立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专家学者在当天举行的2019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端论坛上发表了真知灼见。明确要求把握路径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范恒山表示:“长三角一体化的本质是实现资源要素的无障碍自由流动和全方位开放合作。要体现国际标准,把握国家导向,突出自身优势,做到三个方面。有机结合。”

范恒山认为,长三角一体化需要把握以下要求。首先,要以高质量发展标杆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其次,要以打造世界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制度和管理创新,为企业经营提供最有效的服务、最好的管理和最宽松的环境。同时,也要以建设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美丽家园为目标,推进社会治理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具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基本路径上,范恒山提出要牢固树立一体化意识,坚持统一规划,形成法律约束,实施重点突破,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平台支撑,探索共享模式。例如,他表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应局限于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地带,而应在整个长三角地区设计机场、码头、铁路换乘站等。再比如,长三角地区也有类似的产业。如何进一步突出优势,实现合理分工,是下一步规划和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三角地区在建立协调机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三级运行的总体框架。范恒山认为,要按照深化长三角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而且要根据需求建设一批综合性、特色性实验区和功能区,一方面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示范和支撑,另一方面探索解决关键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同时,要探索区域间投资、产业承接转移、生态链共建等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涉及的利益机制。

三省聚焦“接轨上海”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我们一直在思考该怎么做?怎么做?”浙江省政府原副秘书长沈建明认为,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是在必须强化上海龙头地位、强化上海优势的前提下,如何在江浙皖三省“接轨上海”。

上海有五大优势:人才、金融高地、品牌众多、市场高地、开放高地。沈建明说,江浙皖融入上海,就是要利用上海。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优势对接的概念。浙江与上海合作,浙江的强大优势必须与上海的强大优势相匹配和互补,长三角一体化才有意义。浙江、江苏、安徽也是一样,取长补短。从这个角度来看,“接轨上海”就是江浙皖三省与上海的关系。

“作为长江德的一员

比如安徽创新资源丰富。在下一步的发展中,创新可以有更大更好的动作,也可以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一些创新的基础支撑;安徽智能家电、新型建材、平板显示器、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工业机器人等。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一席之地。下一步可以为长三角建立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出应有的贡献;安徽的生态资源非常丰富。下一步是与江浙沪洽谈,进一步推进“金山银山”建设;安徽的交通十分便利,可以通过长三角互联互通为新一轮开放提供支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安徽农产品资源丰富,可在能源供给和保障实施等方面继续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综合发展的新使命

4月10日零时起,长三角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周一至周五新增苏沪早高峰高铁,为苏州吸引上海人才“通勤一小时”创造了条件。

从浙江嘉善到上海高铁只有20分钟左右。沈建明说,浙江企业可以把他们的R&D机构设在嘉善,或者干脆在上海建一个浙江企业联合R&D中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浙江企业在上海拿不到贷款,上海很多百年老字号即使沉默也无法自由流向浙江。沈建明说:“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海需要改革,浙江需要改革。”

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志彪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就是打破生产要素流动的壁垒,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开放。开放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流动是长三角一体化的过程。他说,这样,长三角一体化实际上更适合大范围开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根本定位应该是在对内开放的基础上,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与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上海核心城市作用不突出、城市群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产业协同效应不明显、要素流动和资源共享不足、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不高等诸多新问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闫军认为,上海要强化改革排头兵定位,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制度探索,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从当前的具体项目合作到整个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镇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坐标是世界级城市群和现代化。城市群必须整合,现代化也必须整合。要率先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努力突破行政壁垒造成的各种“破路”。他表示,要利用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开放的新兴市场,共同打造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探索和实践跨行政区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快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全区共同繁荣发展

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使命。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