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双创转化为“引擎”深圳龙岗发展“马力”
发布时间:2021-09-07 02:05:24来源:
转型为“发动机”,深圳龙岗发展“足马力”。
10月23日下午,龙岗区2018年“双创龙翔工程”在龙岗区天安数码城T4企业终端成功举办。活动现场采用“微视频直播”方式,为龙岗区第五届创新创业10名先锋进行颁奖,新增9个年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10月24日上午,全国双创周、深圳国际双创周龙岗分会场——“湾区驿站共创未来”主题活动在天安云谷举行。坂田国高企业培育基地、天安云谷AI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天安云谷创新课堂正式启动。
近年来,龙岗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努力营造群众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自1998年以来,龙岗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科普示范区”三项国家科技创新荣誉。2015年成为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示范区,2016年成为全国13强区域孵化器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龙岗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全区经济实现高水平平稳正发展。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858.6亿元,同比增长9.8%,提前三年实现翻番目标,全市各区排名第二,进入全国十大经济区域;工业企业增加值达到2240.7亿元,增长12%,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8.3%和18.6%,均明显高于工业增速,创新成为龙岗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2.4亿元,增长9.3%,总量第二、增速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1226.8亿元,增长13.3%,总量和增速均居首位。
以环境为先导
为创新和创业提供土壤。
近年来,龙岗区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和创新强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打造优质创新环境为先导,为创新创业提供适宜土壤。
增加创新政策供给。近年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出台,全市率先编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初步建立起覆盖面广、动力强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持续推进科技与产业的渗透融合。2017年以来,统筹实施“龙腾”“重点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一系列计划,从生产力、效率、创新三个维度加强引导支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构建企业服务体系。《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企业服务工作的实施方案》颁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服务机制、规范和流程,形成了“多入口提交、分类送达部门解决企业问题、联席会议集中研究、一出口回复企业”的闭环路径。建立全省首个全流程网上交易区级技术转移促进中心,引进设立科技服务机构100余家。坚持“精简机构、下放权力、强化监督”
激发众创龙岗活力。成立了地区创意联盟和地区创意产业载体联合会,35个制作者空间(包括11个国家级)和1,500多个制作者项目(团队或个人)聚集在每个制作者空间。在全市率先推进maker教育,建成中小学maker实验室83个,其中平安里学校maker实验室——个,是国内首个获得国际奖励认证的校园Maker基地。每年组织2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周、奥林匹克竞赛等活动,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300多项,培养“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10名,数量居全国领先。
关注高端。
完善区域创新链。
近年来,龙岗区着力聚合高端创新资源,构建了完善的区域创新链。
加快高等院校集聚。抓住深圳发展特色高校的政策机遇,合作建设国际化大学园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于2014年开学,有4500多名学生。深圳MSU比特大学去年开始第一次招生,中俄两国元首分别发来贺电。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等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入快车道。龙岗有望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国际合作大学集聚区。
全力培育高端科技企业。全方位支持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和玉柔、阿尼尔、田芸李飞、亿丰等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继续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队伍,2017年底达到1325家,2018年超过1370家。
不断壮大高级人才队伍。实施“深龙英才”计划和“舍本逐末引才”模式,针对当地产业需求,积极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全区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总数位居全市第二。
搭建融合创新创业平台。从过去注重单个项目引进,到搭建平台、完善创新链,去年以来新搭建创新平台29个,共计160个,逐步形成了人才、技术、项目通过平台汇聚的发展格局。
成功聚集创新风险资本。建立科技金融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企业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累计授信额度1.16亿元。在城市中占领先地位。
立区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累计投入9.6亿元,吸引一批中国知名创业投资机构与龙岗区共同设立16只引导基金子基金,基金总规模约75亿元。成立区金控公司,累计注入资本200亿元。以企业为主体
打造技术创新体系
龙岗区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积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遵循“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主创”原则,强化普惠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2017年,区内企业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1项、省级7项);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410亿元,占GDP比重达10.9%,是全市的2.6倍、全国的5.1倍。
努力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加快布局和优化知识权产战略体系,专利绩效保持全市前列。2017年,专利申请量超过2.4万件,增长22%以上,中小企业贡献超过八成。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26件,居全市第二。2018年上半年,专利申请量13888件,增长26.3%。
继续深化产学研合作。近年对接国内外30多家高校院所,引进了光启理工研究院等一批研究中心和产业化服务平台,建设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深圳智能视听研究院等新型科研机构,搭建了“硅谷—深圳(龙岗)”等7个国际创新创业直通车,实现了与创新先锋地区的项目、人才、资本、资讯“四个直通”。2017年以来,新增3所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1家海外创新中心,图灵奖得主领衔成立的高等信息科学研究院、高文院士牵头组建的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挂牌成立。近期,机器人研究院、大数据研究院入围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
目前,龙岗区拥有各类商事主体60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0多家,多项主要经济指标领跑全市,为新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创新优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