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企业端跨境支付“钱景”吸引第三方支付出海相聚
发布时间:2021-09-08 22:03:06来源:
企业跨境支付“钱景”吸引第三方支付出海相聚。
很多第三方支付机构经历了黑色八月。过去几周,第三方支付机构对违规行为的罚款金额已经超过上半年的总额;甚至在一天之内,有4家机构被罚款超过1亿元。
随着国内支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不少支付机构瞄准跨境市场进行产品创新,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跨境互联网交易金额约3200亿元,达到12.56亿笔,比上年增长114.7%。
但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跨境展销甚至出海,跨境合规、专业人才稀缺等问题随之而来。“不熟悉海外监管,出海闯一闯要交很多学费。”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内外支付行业在资金管理、政策、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出海支付存在诸多痛点。
外国机构争抢食物。
“支付机构越来越重视跨境支付服务。”华东某支付机构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不少机构瞄准跨境市场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支付市场的C端(个人零售)业务已经被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等巨头控制,以企业用户为主的B端(企业应用)跨境支付市场仍在蓝海。
2013年监管部门开放跨境支付业务牌照,部分支付机构获得特定行业开展跨境支付业务许可。截至目前,记者了解到,我国已发放30张跨境外汇支付许可证和5张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证。“只有少部分实力较强的机构可以办卡,一般都有互联网支付牌照。”
华北某持牌跨境支付机构首席运营官告诉记者,跨境外汇支付审批政策逐步规范,机构业务范围也更广。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进入市场,授权厂商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目前,除了传统的银行和卡组织之外,四大玩家已经在跨境支付市场上展开角逐。其中,有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依托巨头的互联网流量和渠道优势,聚焦成熟的“支付电商”和“支付社交”模式;部分行业有汇款世界、富宝等有支付积累的持牌中小型第三方支付机构;以PingPong、孔众云汇为代表的非授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而在国际收单业务上具有先发优势的PayPal。今年7月,具有丰富业务经验的外资支付机构Worldfirst进入中国,瞄准跨境支付业务。在很多支付行业的人看来,市场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他们每个人都在迅速获得市场份额。
但长期以来,在上述持牌国内中小支付机构中,跨境业务占比不高。“在30多家合法合规开展业务的持牌机构中,实际开展跨境业务的不到一半。”上述华北地区机构高管表示。
汇聚跨境电商结算。
从目前的许可经营范围来看,中小支付机构从事跨境支付服务,包括货物贸易、留学教育、机票、酒店住宿、国际运输、旅游服务、国际展览、国际会议和软件服务等。不同的支付机构,具有不同的跨境业务特点,基于各自行业上下游的积累,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据记者了解,跨境电商结算支付
"交易结构分为进口支付和出口结算两种形式."上述华东地区支付机构负责人以支付宝为例进行了介绍。国内个人买家通过跨境电商网站购买境外商品,支付数据提交中国海关。支付宝随后与海外供应商结算货款,海外供应商收到外汇后将货物发送给国内个人买家。针对平台型B2C、自营型B2C、小型B2C三种主流跨境贸易模式,跨境支付机构将依托国内跨境B2C平台和国际大型电商平台采取不同的方式。
“to C支付应用领域的产品和模式相对稳定,to B支付市场仍有很大潜力。”富宝支付国际业务部总经理林勇介绍,比如在跨境电商领域,除了商品交易平台和企业,还带来了仓储物流等上下游相关行业企业的跨境支付业务需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出口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连续7年持续增长,2017年交易额达到6.3万亿元,同比增长14.5%。
不少机构积极发展跨境支付业务,拓展海外市场机会,力争在香港上市。业内人士认为,这不仅能打开更多融资渠道,还能尽快接触海外市场。
“积极部署海外业务,快速提升细分领域覆盖面,扩大解决方案适用性,是各大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成功的关键。”林勇认为。
出海付费的关键是合规。
“不熟悉海外监管,出海闯一闯要交很多学费。”万伟金融副总经理朱振华表示,国内外支付行业在资金管理、政策、运营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支付“出海”存在诸多痛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支付机构面对B端支付最重要的是合规。“谁的合规能力更强,生存能力更强,经营时间更长,谁就能做到。”上述华北地区机构高管告诉记者,出海必须先获得许可,境外支付业务许可公开透明,所有符合要求的申请人都可以申请。
在获得许可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解决业务跨多个国家时的合规问题,如合规展示、办理资金等。并能够在发生冲突时进行响应和协调,从而使产品链更加成熟。
“现阶段,中国支付公司走出去,不仅要符合国内监管要求,还要了解目标市场的地方政府。
法律法规、金融监管与反洗钱政策,通过充分调研、理解,融入跨境产品的设计中去。”林勇的看法类似,业务合规对于跨境支付行业来说是基础,产品能力是跨境支付企业构建竞争力的关键。因此,不少支付机构出海,选择与境外熟悉情况的合规机构合作。记者了解到一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其在泰国多个旅游热门城市的资金渠道和支付网络,在支付宝、微信支付与当地便利店、商铺等零售商户之间,搭建起一条跨境支付“通道”。这样一来,实现用户扫码消费、支付机构和当地商户之间的资金高效融通。更多的支付机构,则选择和境外知名机构联合展业。
上述华北地区机构高管表示,要解决合规问题,还有一个方式是雇人,配备一个懂政策懂业务的专业团队;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从2014年开始逐渐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时间不长,且真正大规模开展业务的机构有限,因此跨境支付业务的合规、业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
在严监管的态势下,不管是金融机构还是支付机构,均频频收到罚单,呈现出常态化、密集化趋势。8月6日,央行公布罚单显示4家机构合计被罚过亿元,罚金超过了上半年罚金总额,违反清算管理规定和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等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成了整治重点。在多位行业人士看来,第三方支付机构要想“出海”,了解多国监管合规要求更为重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