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创新“凭证” 为高校和企业架起“服务桥梁”
发布时间:2021-09-12 00:03:17来源:
创新“凭证”,为医院和企业架起“服务桥梁”。
2017年底,在开展“兰州百合关键功能因子挖掘及指纹图谱建立”项目时,甘肃龙翠堂营养保健食品公司通过网络平台申请了5万元的“代金券”,成为企业技术研发部主任蒋娇龙的“惊喜”。
“券”是甘肃省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专项支持的科技创新券。“我们和兰州理工大学合作的项目,原本要7万多元。使用科技创新券后,仅花费约2万元。”在蒋蛟龙看来,科技创新券的功能不仅仅是为企业省钱,更是在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经济日报记者了解到,在甘肃,不少中小企业在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尤其是一些大型检测仪器的价格非常昂贵。企业自主购买,一方面会有资金困难,另一方面购买后利用率低,不划算。同时,科研机构在人员和设备上有优势,但常规科研之后,也有一定的“无用之地”。因此,在一些专业项目的研发中,企业会选择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
2016年,甘肃省科技厅、财政厅联合制定《甘肃省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创新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方式,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创新供需有效衔接。当初甘肃科技创新券只支持检验检测服务。2017年底,修订后的创新券服务范围新增专利申请代理服务、委托开发服务和技术转移服务,支持省内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开展“检验检测、委托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和科普”等创新活动。
根据管理办法,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可登录甘肃省科技计划管理系统填报信息、申领创新券。每年可申请4类创新券,每类5万元,可抵减一次或单件购买各类服务的70%。而且,创新券必须在申请当年使用,截止后将自动失效。
为了改善科技创新券的使用流程,甘肃科技信息研究院在“O2O”电子商务模式和“G2C”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上,采取了自主研发的“科聚”。com”作为公共科研服务平台,收集、汇聚全省科技资源和服务大数据,以科技创新券为纽带,实现“科研”背景下资源与服务、政府与公众、管理机构与专业机构的协同服务。
“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领取科技创新券后,可登录兰州科技市场网络平台或科聚。网上预订服务。完成服务项目后,创新券接收机构可向管理机构申请赎回。”科聚员工新韩军。com,告诉记者“你有技术我有需求”的服务供需双方。通过科居实现线上对接后。技术提供商将为企业提供线下服务,帮助他们检查和测试或开发产品。
数据显示,自甘斯科技创新券正式实施以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