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动态 > 正文
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助力<;Quot产业-大学-研究;结合成绩转化
发布时间:2021-09-17 04:02:55来源:
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孵化基地,助力“产学研”成果转化。
说到无人机R&D和租赁业务,谁会想到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创办的公司?今年暑假来临前,中国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大学2011级学生彭剑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经过四年的积累,注册成立了公司,目前月营业额达到10万元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天津空港经济区正在构建完整的民航科技创业生态体系。其中,无论是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还是中国民航科技企业孵化器,都在为高校师生提供完善的创业平台,“产学研”结合,将助力中国民航产业做大做强。
在业余时间帮助学生创业。
据了解,中国航空工程学院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科技研发,同时与市场接轨,达到产学研结合的效果。学校目前有四五个创业实践基地,每个基地都有微型企业,可以面向社会与市场对接。
彭剑告诉记者:“去年我参加了天津市创新创业大赛,提交的航拍无人机个人裁缝项目受到评委的好评,获得特别奖。这种有意识的接触和积累,为我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和技术基础。目前部分客户有无人机设备,但无法使用,所以我们提供航拍人员。部分客户还需要公司提供航拍设备租赁。未来,我们打算将公司的核心业务转向无人机的个性化研发。我们也想做个人裁缝业务,可以满足客户对无人机的要求,比如改装或者增加其他设备。”
“乞讨”一个大学教授开公司。
除了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位于机场的中国民航科技企业孵化器也是与中国民航大学联合成立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化器创业的天津润捷蓝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梅是一名大学教授。
据李梅介绍,孵化器得知她在跑道清洁材料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后,主动上门,希望她为公司注册,将研究成果产业化。“在孵化器的全方位帮助下,我们这个弱势企业把握住了我国民用航空新材料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的现状,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刚成立时的3个成员发展到20多人。”李梅告诉记者,在2013年创业大赛中,公司凭借先进的核心技术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一举成名,并获得了创业大赛的资金奖励。其机场跑道清洗液核心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由于该技术满足了机场安全的需要,填补了国内该技术的空白,因此受到了国内机场的高度重视。现已与多家机场签订合作开发订单并达成合作协议。
标签: